宇文泰在邙山的初次战斗中,因情敌的冒进急于求成,最终落入了高欢的陷阱。西魏军因此遭遇东魏军的惨败,宇文泰本人也被东魏的大将彭乐追击,险些丧命。幸运的是,宇文泰凭借一番花言巧语,成功说动彭乐,才得以逃脱。返回大本营后,宇文泰心中的怒火未消,决心重整旗鼓,继续发起新的战斗。
邙山大败之后,宇文泰不甘心失败,立刻开始筹划反击,第二天便率领大军再次出征邙山。这次他亲自指挥,中军由他亲自带领,左翼由赵贵负责,右翼则由若干惠领导,三路兵马齐头并进,目标直指高欢。宇文泰满怀愤怒,决心为昨日的失败复仇,毕竟他在昨天的偷袭中狼狈逃脱,颜面尽失。两军激战时,宇文泰命令赵贵牵制高欢的主力,而中军和右翼则联手攻击东魏军的侧翼。
高欢的军队刚刚享受过昨日胜利的喜悦,没想到宇文泰如此迅速地再次出现在战场上。此刻,高欢终于意识到宇文泰的铁腕风格,深知他不等一天便会立即展开报复。
西魏军这次早有准备,兵力众多,直奔东魏的中军而来,东魏的军队显然有些自满,轻敌导致了他们的失败。西魏在遭遇惨败后,损失惨重,士气低落。但由于宇文泰发布的动员令激励了士兵们复仇的决心,西魏军的凝聚力空前强大,士气高涨,誓言要为战友复仇。
展开剩余67%高欢本应利用坚固的防线进行坚守,故意激怒宇文泰,让其愤怒中失去理智,从而在消耗掉西魏军的攻击力后,再发起反击。然而,高欢和他的将领们却被昨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,立即下令迎战,导致东魏军在仓促之中被西魏军突破。
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,东魏军的侧翼迅速被宇文泰的军队攻破。西魏的两路大军一路狂扫,直指高欢的中军。眼看战局不利,高欢的军队迅速溃败,步兵被俘。
高欢陷入危机,眼看自己的坐骑被射杀,跌落马下。宇文泰的骑兵迅速追上,风头突转,昨天差点被彭乐捉住的宇文泰,今天竟有机会将高欢捕捉。幸好,高欢的帐下不仅有彭乐这样的失策将领,还有赫连阳、尉兴庆等猛将。面对追兵的逼近,赫连阳把马让给了高欢,自己则决然跃下马,单枪匹马阻击敌人。
赫连阳凭一己之力延缓了追兵,但最终孤掌难鸣,他很快被西魏军的骑兵围攻。此时,高欢终于逃上马,身边只有七名侍卫紧随其后。危急时刻,尉兴庆赶来,誓死保护高欢,他迅速向高欢喊道:“大王,快走!我有百支羽箭,可以挡住这些敌人!”
高欢被尉兴庆的忠诚打动,立即下令快速撤退。尉兴庆则挺身而出,单枪匹马与西魏骑兵对抗,箭雨如注,每一支箭都精准地射中敌人,直到他最后的箭已射完,被西魏骑兵重重包围,最终英勇牺牲。
宇文泰很快从俘虏口中得知高欢的行踪,于是命令贺拔胜带领敢死队出发追击。夜幕降临时,西魏军杀至东魏大营,高欢迅速逃出。贺拔胜紧追不舍,最终在一场追逐中接近了高欢。高欢这时意识到自己命悬一线,急速催马逃命。
然而,意外发生。就在高欢几乎绝望时,高欢的外甥、武卫将军段韶突然现身,从远处射中贺拔胜的坐骑。贺拔胜被甩下马来,给了高欢短暂的逃脱时间。高欢利用这一机会,策马迅速逃离了险境。贺拔胜懊恼不已,叹道:“今天若是带着弓箭,或许就能将高欢拿下,但也许这是命运的安排。”
高欢成功逃脱后,局势开始发生变化,西魏的左路主将赵贵指挥失当,东魏军乘胜追击,最终西魏军被击溃。战斗结束后,高欢回营复仇,追杀了贺拔胜的亲属,贺拔胜得知后气愤不已,最终死于愤怒。宇文泰听闻贺拔胜的死讯,深感惋惜,称其为真正的勇士。
总的来说,这场邙山之战,风云突变,宇文泰逆袭东魏,而高欢死里逃生。英雄之间的较量,充满了无限的叹息与遗憾。
发布于:天津市